近日,四川绵阳公安成功破获一起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铲除电诈黑窝点2处,扣押冻结涉案资金100余万元,查封房产一处,抓获诈骗团伙成员16名。
“警察同志,我被男朋友骗走了46万元!”3月11日21时许,45岁的卢女士来到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元通派出所报警。
卢女士称,她在20多天前通过一个婚恋网站APP认识了一名自称是移动公司管理人员的男子,对方主动添加了她为微信好友。不久后,能言会道的男子取得了卢女士信任,双方建立了“恋爱”关系。一天,“男友”说他有“公司内部渠道”,可以通过购入充值卡刷单获取可观收益,稳赚不赔。
“热恋”中的卢女士经不住洗脑,决定和“男友”共同投资赚钱。她多次通过银行卡,向“男友”提供的刷单平台账户转账共计46万元。后来,“男友”将卢女士微信拉黑,销声匿迹。
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对涉案资金流、信息流开展调查研判,发现收钱的银行卡户主是一名35岁的成都女子刘某,该卡近期过账资金多达190万元。
科技城新区公安分局立即将线索上报绵阳市公安局,成立由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组成的联合专案组,对“3.11”电信诈骗案开展专案侦查。
专案组首先在成都找到刘某进行询问,对方称她也是通过这个婚恋交友APP,与一名男子建立“网恋”关系。后来,该男子以“收工程外水”为由向其借用银行卡,刘某则分两次向对方邮寄了银行卡、网银卡和一部旧手机,收件地址均为四川广安邻水县。
民警顺线追踪,赶赴邻水县,通过查看监控视频等工作,对使用虚假身份的收件人进行调查,发现收件人的真实姓名叫王某波。经调查,今年43岁的王某波是重庆市长寿区人,经常往返于重庆和福建省安溪县,并且在安溪有多次通过ATM机存入大额现金的异常行为。
为进一步查清案情,专案组派出两组侦查员分赴重庆、福建,对浮出水面的嫌疑人展开侦查,深挖王某波团伙组织构架及黑灰产业链。经过近两个月秘密侦查,警方摸清了犯罪团伙成员信息,并锁定隐藏在重庆长寿区的两处电诈黑窝点。
该电诈团伙组织构架清晰、分工明确,王某波系“老板”,主要负责提供启动资金、作案窝点、作案工具和后勤保障,林某辉负责提供技术服务,搭建可以刷单的某通讯公司“山寨”网络平台,陈某彬负责“演员”的招募、培训和管理工作。
7月中旬,王某波、林某辉等人从福建安溪来到重庆长寿区某小区黑窝点聚集,准备实施新一轮诈骗活动。为避免群众财产再次遭受重大损失,专案组果断决定提前收网。
8月3日中午,在重庆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参战民警趁王某波、林某辉外出返回电诈窝点途中,将两人迅速控制,随后将两处黑窝点一举捣毁,抓获陈某彬、王某、倪某德等6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涉案笔记本电脑一台,涉案手机23部,冻结涉案资金100余万元。
在警方固定证据过程中,发现该团伙“工作机”中潜在受害人竟有75人,团伙成员对这些“网恋”对象发送信息多达2.1万余条。
经审讯,王某波在福建省安溪县务工期间结识了一些不法人员,于2021年9月开始从事电诈活动。短短数月时间,王某波犯罪团伙便成功作案15起,骗得现金400多万元。
在被抓获人员中,22岁的王某是王某波的儿子,其在同伙协助下充当“演员”,先后骗取5名中年女性信任,通过“充值卡刷单”骗得这些受害人现金110余万元。
据王某波交代,他在几个月前想到自己的儿子快要结婚了,但还没有钱买新房,便叫来他加入犯罪团伙,充当“演员”,物色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离异或单身中年女士,以“网恋”方式骗取她们的信任,达到“挣快钱”的目的。
王某波说,他安排儿子等人与女子聊天都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剧本”展开,受害人上钩后就会有多个“演员”通过一个微信号轮番与其聊天,千方百计骗取受害人的现金。
之后,民警又在重庆、四川绵阳、福建安溪等地抓获5名涉案人员。9月15日,民警再次赶赴福建,将诈骗团伙的3名漏网之鱼抓获。目前,案件审查和追赃挽损工作仍在进一步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