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老伯至上海银行网点要求提取定期存款。
近日,上海徐汇警方成功劝阻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件,止付人民币28万元。案发现场,民警发现此类电信诈骗,在“剧本”上又有所升级。两名被害人同时在场,并自称叔侄关系,细问下却发现双方互不相识,连对方的名字都无法叫出。
民警到场询问受害人发现,两人自称叔侄关系,但又互不相识。
据透露,今年10月,家住徐汇区的范老伯接到电信诈骗电话,经过电话另一头嫌疑人“江警官”的一系列引导、诱骗、威逼后,范老伯把自己的银行卡号、存款余额、存款情况都“如实交代”。此后,深陷电信诈骗的范老伯又从对方手里拿到一个接头暗号“1003”,根据指示前往本市徐汇区老沪闵路大华医院门口与一名黑衣人接头。
这名穿黑衣的男子姓赵,同样也是电信诈骗被害人。当日中午,两名被害人在徐汇区老沪闵路附近碰了头。在互相校对了“暗语”后,范老伯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都交给了赵先生,并通过自动办卡机,赵先生使用范老伯的身份证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接着又前往附近的另一银行网点,开通网银和手机银行。
因为缺少材料且需要直系亲属陪同,范老伯的办理申请未能通过,即使赵先生按照计划自称是范老伯的侄子,依旧遭到了银行的拒绝。此时,诈骗人员急切的态度和说辞引起了赵先生的怀疑,赵先生又想起之前社区民警在小区里防范宣传时普及过类似案例,于是便拨打了派出所电话。
事后,范老伯说,自己与赵先生接头前已经把所有的资产近28万元都归集到几张银行卡内,开通网上银行已经是转账前的最后一步了,好在发现及时,在悬崖前及时回首。
据悉,电信诈骗嫌疑人以往主要在剧本、通讯方式和转账手段上翻花样,如今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拦截和劝阻,诈骗手段逐步朝着“多被害人共同行动”和“相互协作诈骗”的方向演变。警方在多起案件中发现,在接到“假民警”电话后,只要对方报出当事人姓名、身份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通常都能成功引起被害人的好奇,当看到伪造的“通缉令”“协查令”后,通常都会出于恐惧心理依照嫌疑人的指示开展行动,甚至成为行骗环节中的“帮凶”。
嫌疑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被害人开通网上银行账户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因为被害人办理业务使用的都是真实身份,且多假冒“子女亲戚”,使银行工作人员难以识别,这种“障眼法”极具迷惑性。
上海徐汇警方提醒:警方不存在“电话取证”“转账钱款”“提前通知”等办案手段。接到所谓“涉嫌违法”的电话、手机短信及微信后千万不可轻信,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更不要轻易打款转账。万一上当受骗,立即报警求助。